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这句诗,是唐代诗人杜牧对清明时节情景的描绘,也是我与好友竹溪县踏青时最真实的写照。今年的清明,我和好友小东约定,一同前往竹溪县,去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。
天刚蒙蒙亮,我便踏上了去往竹溪县的路途。小东已经在车站等我,见我匆匆赶来,他笑着调侃:“你这是急着去摘星啊,还是赶着去追月?”我笑了笑,拍拍他的肩膀:“不急不急,但清明踏青,早去才能尽兴。”
我们的目的地是竹溪县的桃花林,那里的桃花开得正艳,如云似霞。一路上,我们谈笑风生,小东突然停下脚步,指着路边的一片竹林说:“你看这竹子,真是‘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’。”我点头称是,竹子的确坚韧不拔,正如我们年轻人,面对困难也要坚韧不拔。
走进桃花林,一片粉嫩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眼前。我不由自主地吟诵:“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”小东听后哈哈大笑:“你这是要赋诗一首来赞美这桃花林吗?”我笑着摇头,只是觉得这里的景色太过迷人,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古人的诗句。
我们在桃花林中漫步,偶尔会有花瓣随风飘落,如同天女散花。我突发奇想,对小东说:“我们来个诗词接龙如何?我起头:‘春眠不觉晓’。”小东接上:“处处闻啼鸟。”我紧跟着:“夜来风雨声。”小东沉思片刻,笑着说:“花落知多少。”
玩得不亦乐乎,我们找了一处幽静的角落坐下,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食物。小东一边吃一边说:“古人云‘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’,我们这算不算得上是‘脍不厌细’?”我笑着点头,这里的美景配上美食,确实是人生一大乐事。
午后,我们决定去竹溪县的老街走走。老街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筑,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。我们在一家老茶馆坐下,品着香茗,看着窗外的人来人往。小东忽然感慨:“岁月静好,现世安稳。”我轻轻点头,这茶馆,这老街,仿佛都在诉说着过去的岁月。
日落时分,我们离开了老街,踏上归途。小东忽然问我:“你觉得这次清明之行如何?”我想了想,回答道:“真是‘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’。”小东笑着同意:“是啊,这样的时光,应当珍惜。”
这次竹溪县的清明之行,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踏青,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。我们在自然中寻找到了古人的智慧,在生活中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。清明时节,不仅是缅怀先人的时候,也是我们这些中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时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