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每到这个时节,我都会想起那年清明节的往事,它们如同一幅幅细腻的水墨画,逐渐在我的记忆中展开。
阳光洒在斑驳的树影上,我和奶奶一起走在通往山上的小路上。奶奶是那种旧时代的人,懂得许多老规矩和习俗。她告诉我:“清明时节,我们要祭祖,不忘先人。”我那时候小,只觉得跟着大人做这件事很有意思,不懂得其中的深远意义。
“清明节,不仅是纪念故人,也是春耕的开始。”奶奶边走边说,她的话语中带着一种岁月沉淀的深沉。我记得,她总是能够用最简单的话语,道出最深的道理。那天,她教我用嫩绿的柳枝做清明粑粑,她说这是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。
路上,我遇到了同学小华。他不像我,有奶奶的陪伴。小华的父亲早年外出打工,清明节他只能和母亲一同扫墓。他看着我和奶奶,眼中闪过一丝羡慕:“你真幸福,有家人陪伴。”我点点头,心里却也生出了几分感激。奶奶握着我的手,仿佛在告诉我,珍惜眼前的幸福。
扫墓时,奶奶轻轻地说:“古人云‘百善孝为先’,我们不能忘记孝道。”她的声音在空旷的山间回荡,我仿佛看到了历史的长河,在那一刻,我觉得自己长大了,不再是一个只会玩闹的小孩子。
祭拜结束后,我们坐在山坡上休息,奶奶给我讲起了家族的故事。她说:“我们家的祖先是多么的勤劳和智慧。”我聆听着,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历史人物的气息。奶奶的故事里,有对家族的骄傲,有对先人的敬畏,也有对生命的感慨。
那年清明节,我学会了做清明粑粑,了解了家族的历史,更重要的是,我体会到了孝道的意义。奶奶的话,如同那年的春雨,润物无声,却深深滋养了我幼小的心田。
从那以后,每到清明节,我都会特别怀念那一天。那不仅仅是一个节日,更是我成长过程中的一次洗礼。奶奶的话语,小华的羡慕,家族的故事,都成了我记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。
清明节,不仅仅是一个纪念先人的日子,它还是一个让我们思考生命意义的时刻。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,我们不仅仅要缅怀过去,更要展望未来。就像那句古诗说的,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,我们要在新的一年里,像先人们那样勤奋努力,开启新的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