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。清明时节,我随父亲踏青归来,心中满是新绿的诗意。那天,阳光正好,微风不燥,父亲提议,不如小酌几杯,以酒会友。家中并无外人,只有我和他,两代人,两颗心,一瓶酒,便是一场春日的盛宴。
父亲取出珍藏的老酒,那酒瓶上贴着褪色的红纸,一如岁月的沉淀。他缓缓地倒出琥珀色的液体,说:“酒是陈的香,人是老的亲。”我点头应和,虽然年幼,却也懂得这句俗语中的深意。
“你知道吗?清明节不仅仅是祭祖的日子,也是与先人对话的时刻。”父亲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柔和。我轻抿一口酒,酒香四溢,仿佛能穿透时空,与那些未见过面的祖辈们对话。
“古人云‘一年之计在于春’,就像这酒,经过冬天的沉淀,春天的发酵,才能酿出好酒。”父亲的话语让我想起了学校的语文课,那些古诗文中关于酒的描述,如李白的“举杯邀明月”,杜甫的“酒逢知己千杯少”。
我抬头望向窗外,嫩绿的柳枝随风轻摆,似乎也在享受这春日的闲适。我问父亲:“您年轻时,是不是也常常喝酒呢?”父亲笑了,那是回忆的笑容,“那时候,我们兄弟几个,每逢佳节倍思亲,酒是情感的桥梁。”
我忽然想到了什么,便问:“爸爸,是不是只有在特殊的日子里,才能喝酒呢?”父亲摇了摇头,说:“酒,不仅仅是节日的饮品,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。‘酒能解忧’,在人生的道路上,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,适当的饮酒,可以让人暂时忘却烦恼。”
我听着父亲的话,心中似有所悟。我开始明白,酒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存在,它承载着历史,蕴含着情感,更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媒介。我看着父亲,他脸上的皱纹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,我轻声说:“爸,我也想和您一样,懂得生活的滋味。”
父亲欣慰地笑了笑,我们相视而笑,那是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。那天,我们没有喝很多酒,但心灵却得到了一次难得的沟通。清明节的这次小酌,让我对酒有了新的认识,对父爱有了更深的理解。岁月悠悠,酒香依旧,家的温馨,就在那轻轻的碰杯声中,绵延不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