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又是一年端午到,校园里弥漫着粽叶的清香,我站在教室的窗前,望着同学们忙碌的身影,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。记得古人云: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,虽然远离家乡,但在这样的传统节日里,我们这群高中学子依然能感受到家的温暖。
“喂,你准备包几个粽子啊?”邻桌的赵雷探头问道,他的眼神里闪烁着期待。我笑了笑,回应道:“‘无竹令人俗,无肉使人瘦’,粽子怎能少得了?不过我打算先去看看学校的端午节手工艺品展览。”
我沿着走廊向展览厅走去,一路上,红色的中国结和五彩的端午挂饰随处可见,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。在展览厅里,我遇到了正在精心布置展品的班长小苏。她正忙碌地摆放着她亲手制作的香包,每一个都绣着精致的图案,充满了传统文化的气息。
“这些香包真漂亮,‘百闻不如一见’,小苏你的手真是巧。”我赞叹道。小苏抬起头,眼中闪烁着对传统艺术的热爱,她谦虚地摆了摆手,“哪里哪里,‘三人行,必有我师’,我也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。”
我离开展览厅,决定去图书馆找一些关于端午节的资料。在图书馆的角落里,我发现了一本关于屈原的诗集。正当我沉浸在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的诗句中时,好友小刘悄悄地走了过来。
“哟,‘书呆子’,别光顾着读书了,晚上有端午晚会呢,别忘了参加。”小刘拍了拍我的肩膀,我抬起头,感激地说:“感谢提醒,‘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’,等下我帮你准备晚会的道具。”
夜晚的校园里,端午晚会热闹非凡。我和小刘一起布置好了舞台,看着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台表演,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自豪感。我们不仅仅是在庆祝一个节日,更是在传承一种文化,一种精神。
晚会结束后,我们一群人在操场上点起了篝火,围坐在一起,分享着各自包的粽子。火光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,笑声和谈话声交织在一起,形成了最美的交响乐。
我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,心中默默许下愿望,希望每年的端午节,不管我们身在何处,都能记得这份传统文化的韵味,都能感受到这份家怀。端午,不仅仅是一个节日,它更是一段记忆,一种情感,一个让我们心灵相通的纽带。
文章结束
通过对话展现人物情感,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融入传统文化元素,文章结构清晰,层次分明,内容之间的承接自然流畅,使得整个文章充满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