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那五月的端阳,阳光似乎也披上了节日的盛装,明媚而不失温柔。我,一个普通的高中生,带着对古老传统的尊重与好奇,回到了家乡茂名,去体验那里的端午风情。
阳光透过翠绿的竹叶,洒在斑驳的石板路上,家家户户门前都摆放着新鲜的粽叶和一桶桶浸泡着糯米的水桶。我的好友阿杰,早早就邀约我一同包粽子,他说:“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。”我们相约在清晨的市集,那里热闹非凡,各种端午节的装饰品和食材琳琅满目。
我们挑选了上好的糯米和肥瘦相间的猪肉,又选了几种香料。阿杰的母亲是村里包粽子的高手,她一边示范,一边讲解:“粽子要包得紧实,煮的时候才能不散,香味才能锁在糯米中。”我照着她的样子,将粽叶卷成锥形,填入糯米和馅料,再用细绳仔细捆绑,生怕它煮熟后会“水漫金山”。
午后,我们带着亲手制作的粽子去拜访村里的长者。老人们围坐在古树下,谈笑风生。我听他们说起“五月五,是端阳;门插艾,香满堂”的古谚,还有“龙舟水”如何在这一天带来好运。我心中暗想,端午不仅仅是节日,更是一种传承,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智慧与情感的结晶。
傍晚时分,村里的年轻人开始聚集,准备晚上的龙舟比赛。我与阿杰也加入我问:“龙舟赛为何在端午举行?”旁边的长者笑着回答:“古人云,划龙舟可以驱邪避疫,寄托了人们对健康与平安的祈愿。”比赛开始,鼓声震天,桨手们齐心协力,划破水面,激起阵阵浪花。我在船上,心潮澎湃,仿佛能感受到千百年来人们在端午时分的那份激情与豪迈。
夜幕降临,我们围坐在篝火旁,吃着粽子,听着长辈们讲述关于屈原的故事。我感叹道:“屈原忠心耿耿,却遭小人陷害,真是‘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’。”阿杰点头附和:“是啊,他的忠诚和才情,是我们永远的楷模。”
在这端午佳节,我不仅体验了包粽子的乐趣,还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。我明白了,每一个端午节,不只是纪念屈原,更是在传承一种精神,一种家怀。茂名的端午,是一段难忘的记忆,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。
随着时间的流逝,端午节的习俗或许会有所变化,但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,将会代代相传,永不改变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无论我走到哪里,茂名端午的记忆,都将如同那粽叶的香气,永远萦绕在我心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