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的钟声轻轻敲响了,校园里弥漫着竹叶的清香和艾草的淡雅。我们这群小学生,像一群欢快的小鱼,在知识的海洋里穿梭,也在传统节日的氛围中嬉戏。
“你知道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吗?”同桌小豆神秘兮兮地问我,她的眼睛闪烁着期待的光芒。
“当然啦,端午节我们吃粽子,挂艾草,赛龙舟。”我自信满满地回答。我们俩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,仿佛在这问答之间,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了。
教室里,老师正在讲述屈原的故事,他的声音仿佛穿越了千年,带着些许悲壮。我听着听着,不禁心生感慨,想到了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的古训。屈原那种不屈不挠、追求真理的精神,深深地触动了我。
放学铃声响起,我和小豆一起回家。路上,我们谈起了如何包粽子。小豆的母亲是远近闻名的包粽高手,她说:“包粽子要像做人一样,内里要实,外表要美。”我连连点头,心里想着,这不正是做人的道理吗?
第二天,我起了个大早,带着期待和小豆一起去了她家。只见她妈妈手法熟练地将糯米、红枣、豆沙等食材包进粽叶中,一个个粽子如同艺术品般被码放在盘中。我惊叹不已:“这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啊!”
“古人云,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’,有了好食材,才能做出好粽子。”小豆妈妈笑着解释。
端午节那天,我和小豆一起参加了社区的端午活动。我们穿着节日的盛装,观看了精彩的龙舟赛。鼓声隆隆,水花四溅,划手们齐心协力,场面壮观。我不禁感慨万千:“这龙舟赛不就是我们团结协作的象征吗?”
活动结束后,我们围坐在一起,品尝着各式各样的粽子。我咬了一口小豆妈妈包的粽子,味道鲜美,糯米软糯,红枣甘甜,我情不自禁地说:“这粽子不仅味美,还包含了浓浓的传统文化呢!”
小豆在一旁点头附和:“是啊,每一个粽子都承载着家人的爱和对传统的尊重。”
我忽然想到了什么,便问小豆:“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吗?”
小豆眨巴着大眼睛,摇了摇头。
“相传是为了纪念屈原,他投江后,人们划船去救他,虽然没能救回,但这个传统却流传了下来。”我解释道。
小豆听后,沉默了一会儿,然后说:“那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,不忘先辈的遗志。”
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,洒在我们身上,暖暖的。我们的笑声和远处艾草的香气交织在一起,仿佛在诉说着端午节的故事,也讲述着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。
端午节的钟声再次敲响,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