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清明时节,是中国古时以扫墓祭祖表达哀思的传统时节。扬州,这座历史名城,更添了几分清明特有的诗意与哀愁。今日,我踏着古人的足迹,赴一场春日的祭扫之约。
一、江畔何人初见月,江月何年初照人。扬州的清明,是烟波江上的渔火,是细雨霏霏中的杨柳依依。每年此时,人们便怀着一颗虔诚的心,赴往祖辈长眠之地。
二、风轻云淡,扬州的清明扫墓,如同古人云“礼轻情意重”,不在于祭品的奢华,而在于心意的真挚。
三、细雨纷纷中,行人匆匆,脚下的青石板路,泛着幽幽的光泽,一如那句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。
四、每一座坟茔前,一束束鲜花,一炷炷香,寄托着后人对先人的无尽思念。
五、清明的扬州,不仅有泪水,更有希望。正如杜甫所言: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
六、孩童提着纸鸢,奔跑于青草之间,是生与死的和谐,亦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。
七、古树参天,墓碑静默,岁月在这里沉积,而每一声低语,都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。
八、扫墓归来,家家户户的门前,都插上了新柳,以示对生命生生不息的敬畏。
九、夜幕低垂,月上柳梢头,人们围坐在一桌酒菜旁,讲述着祖辈的故事,传承着家族的记忆。
十、清明节,扬州的人们不仅仅是在祭扫,更是在踏青,寻找春天的脚步,感受生命的勃发。
十一、春水初生,春林初盛,春风十里,扬州的清明,处处都是生的喜悦,死的安宁。
十二、在这清明的节气里,扬州的每一处景致,都仿佛在诉说着,一个关于生命、历史与文化交织的故事。
十三、清明祭扫,不仅是为了缅怀先人,更是为了活在当下,珍惜眼前的每一刻。
结语:
扬州清明,春意盎然,扫墓风俗,如诗如画。在这个时节,我们以最传统的方式,表达对先人的尊敬与怀念,同时也把握生命,享受春光。清明,是结束,亦是开始,是哀悼,更是重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