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。每至清明时节,登山祭祖,不仅为缅怀先人,亦是春日踏青、放飞心情之良辰。故踏青游记,拾翠微峰,写下这一路所见所感,以寄吾心。
一、晨光熹微,东方露白,翠微峰上云雾缭绕,宛若仙境。吾起身整装,踏着轻盈的步伐,徐徐登山,心怀古人的诗句: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
二、山道两旁,芳草萋萋,野花烂漫。古人云:“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”此情此景,恰似晨曲悠扬,引我深入林间。
三、清风徐来,花香扑鼻,眼前一片斑斓。万紫千红总是春,不觉间,已至半山腰,便吟起:“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”
四、山涧溪流潺潺,清澈见底,水声叮咚,犹如古琴弹奏。每一步,似乎都在和着自然的节奏,踏着历史的节拍。
五、忽闻远处笑语喧哗,原来是一群村童嬉戏于林间。童言无忌,清脆如铃,让人心生欢喜,仿若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。
六、夕阳西下,余晖洒在峰巅,金色的光辉给山林披上了金色的衣裳。吾不禁感叹:“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。”
七、至山巅,一览众山小。远处的村庄、田野,如画中景,尽收眼底。心旷神怡之际,想起了王安石的“一水护田将绿绕,两山排闼送青来。”
八、山巅之上,风更劲。呼啸声中,夹杂着历史的回音,仿佛听见古人吟咏: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”
九、天边晚霞如火,映照在峰顶,我取出笔墨,题诗一首于石上:“清风明月本无价,近水远山皆有情。”
十、下山途中,夜色渐浓,星辰初上。抬头仰望,繁星点点,仿若古人诗中的“星垂平野阔,月涌大江流。”
十一、夜行山径,皓月当空,银辉泻地。此情此景,不禁想起了苏轼的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”
十二、踏月而归,心中充满了诗意与远方。月光如水,洗涤心灵,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与喧嚣。
十三、归途寂寥,却也宁静。心怀感慨,不觉间已是深夜,而心中那份清明的意境,仿佛让时光也静止了。
十四、夜阑人静,回望翠微峰,心中充满了敬畏与感恩。登山之行,不仅是身体的锻炼,更是心灵的洗礼,让人感悟到生命的真谛。
翠微峰下清明游,不仅让吾饱览了春色,更让吾领略了诗意盎然的生活。古人云: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”此行,足以验证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