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个粽子飘香的季节,我站在校园的梧桐树下,望着远方的天际线,心中涌动着一股说不清的乡愁。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,我这个高三学生像是一只被束缚在笼中的鸟,渴望飞翔,却又害怕失去方向。
“每逢佳节倍思亲。”同桌小雅低语着,她的眼中也闪烁着对家的思念。我们都知道,今年的端午节,我们都将留在学校,因为高考的临近,我们选择了留下,选择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,与时间赛跑。
“可是,你知道吗?古人云‘不经历风雨,怎能见彩虹’,我们的努力终将开花结果。”我试图用这样的言语来安慰她,也安慰自己。我们相视一笑,那份默契无需多言。
我拿起手中的复习资料,却怎么也看不进去。窗外的粽子香,像是家乡的味道,飘进了我的心里。我记得小时候,端午节的早晨,妈妈总会亲手包上几个粽子,煮上一锅清甜的绿豆汤。那些粽子,有的是咸的,有的是甜的,每一口都包含着家的味道。
“你妈妈的粽子,是不是也是这样?”小雅忽然打断了我的思绪。我愣了一下,然后笑着点头。我们开始谈论起各自的家乡,谈论起家乡的端午习俗。我们的对话中,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,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。
“我们的努力,就像这端午节的粽子一样,虽然过程艰辛,但终将变得甜美。”小雅的话语中充满了哲理。我们相约,在高考结束后,一起回家,吃上各自妈妈亲手包的粽子,那将会是我们最甜蜜的回忆。
夕阳西下,我们依旧坐在教室里,书本堆成了小山。我抬起头,看着窗外的天空渐渐染上晚霞的色彩,心中默默许下愿望:愿这份努力,如同粽子的糯米,经过高温的熬煮,变得更加坚韧,更加甜美。
“你看,那晚霞多像妈妈煮的粽子,金黄金黄的。”小雅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沉思。我望向窗外,那一抹夕阳的余晖,确实如同金黄色的糯米,温暖而柔和。
我们收拾好书包,一起走出了教室。虽然端午节我们无法回家,但我们的友情和共同的目标,让这个节日变得不再孤单。我们相信,不久的将来,当我们再次回到家乡,吃上妈妈的粽子时,那份甜蜜,将会是世上最美好的滋味。
夜幕降临,我们各自回到了宿舍,躺在床上,我闭上眼睛,心中默念着:“无论何时何地,家的味道永远是最温馨的。”端午节,虽然身在异乡,但心却与家人同在。我期待着,不久的将来,能够带着满满的收获,回到那个温暖的港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