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去夏来,立夏时节,蚕豆饱满,饭香四溢。小村庄的清晨,阳光透过薄雾,斑驳地洒在青砖瓦上。在这样一个温暖的早晨,我踏着轻快的脚步,穿过小巷,向好友小杰家走去。
“小杰,今天可有好东西给你瞧瞧!”我推开他家的柴门,兴冲冲地喊道。小杰正蹲在院子里,手里捧着一本破旧的连环画,见我来了,眼睛一亮:“啥好东西,快拿出来瞅瞅。”
我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晶莹剔透的蚕豆,递到他面前,“立夏蚕豆饭,咱俩一起做吧!”小杰拍了拍手,连环画往地上一扔,跃跃欲试。
我们来到厨房,生火、洗米、剥豆,忙得不亦乐乎。小杰的母亲在旁指导,不时指点一二,“孩子们,蚕豆要剥得干净,米要洗得透彻,这样饭才会香。”我细心地剥着豆子,脑海里浮现出“粒粒皆辛苦”的古训。
“哎,你听说过‘立夏吃一蛋,力气大如山’吗?”小杰突然问道。我摇了摇头,他得意洋洋地解释起来,“这是咱们村里的俗语,意思是说立夏这天吃了蚕豆,力气能大得不得了。”我笑着调侃:“那我们今天吃了蚕豆饭,是不是能变成大力士啊?”
锅里的水沸腾了,蚕豆与米饭一同下锅,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。小杰的母亲盖上锅盖,说了一句“火候足时自然香”,便让我们在一旁静候。我俩对视一笑,心中满是期待。
饭香逐渐飘出,蚕豆的清香与米饭的醇厚交织在一起,我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,感叹道:“真是一场味蕾的盛宴!”小杰点头附和,“是啊,古人云‘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’,咱们这蚕豆饭,可算是精之又精了。”
饭终于做好了,我们把热腾腾的蚕豆饭端上桌子,小杰的母亲递给我们两双筷子,说:“吃吧,孩子们,这立夏的蚕豆饭,是希望,是力量。”我们齐声感谢,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。
饭粒颗颗分明,蚕豆软糯可口,我边吃边赞:“真没想到,蚕豆和米饭能这么搭配。”小杰也连连点头,“是啊,就像你我一样,虽不同,却能和谐共处。”
饭后,小杰提议:“咱们把剩下的蚕豆饭带给小慧吧,她不是生病了吗?”我欣然同意,我们便用竹篮装了些蚕豆饭,踏上了去小慧家的路。
小慧家不远,我们一边走一边闲聊。我问小杰:“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立夏要吃蚕豆饭?”小杰沉思片刻,回答:“也许是因为立夏标志着春天的结束,夏天的开始,蚕豆的丰收,代表着新的希望和力量吧。”
到了小慧家,她正躺在床上,脸色苍白。我们把蚕豆饭递给她,小慧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:“你们真好,我感觉好多了。”看着小慧开心的样子,我和小杰对视一笑,心中充满了暖意。
立夏的蚕豆饭,不仅仅是对季节更替的一种庆祝,更是一种友情和希望的传递。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,我们用简单的食物,编织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。
阳光透过树梢,洒在我们身上,温暖而明亮。我们三人坐在小慧家门前的石凳上,望着远方的田野,讨论着即将到来的暑假。立夏的蚕豆饭,就像这个季节一样,充满了新的开始和无限的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