芒种,这个万物生长的节气,正是我们小学生活中的一杯甘露。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,我背着书包,踏着露水,心中满是对芒种杯赛的期待。
芒种杯,是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传统赛事。不同于往常的课本知识,这次比赛是关于农作物知识的问答。我,一个生长在城市里的小学生,对田野里的事知之甚少,心里不免有些忐忑。
“你紧张吗?”邻桌的同窗小智问我。他是个文弱的孩子,戴着眼镜,平时话不多,但一提到农作物,他就像变了一个人。
“有点儿,毕竟我对这些不太懂。”我坦白地回答。
“古人云,‘书山有路勤为径’,我们一起努力,一定没问题。”小智鼓励道,他的眼神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。
于是,我们开始了共同的准备。从图书馆借来的农学书籍,成了我们每天放学后的必读之物。我们互相提问,有时也模仿赛场上的情景。
“你知道小麦和大麦有什么区别吗?”小智突然问我。
“小麦的麦穗比较饱满,大麦的麦芒比较长。”我自信地回答。
“对头!看来你真的下功夫了。”小智赞许地说。
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,我们对农作物的知识也与日俱增。然而,真正的考验是在赛前的一周。老师决定通过一次模拟赛来检验我们的准备情况。
模拟赛的题目五花八门,从耕作时节到作物特性,从土壤管理到病虫害防治,每一个环节都是对我们的挑战。
“你觉得这场模拟赛怎么样?”我有些担忧地问小智。
“排山倒海之势,我们也要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魄。”小智用了一句古诗来表达他的态度,我也被他的沉着冷静感染了。
终于到了芒种杯的那一天,我们站在了赛场中央。主持人的声音回荡在礼堂,我紧握手中的小杯子,那是为了鼓励参赛者特制的,上面绘着五谷丰登的图案。
比赛开始了,题目一个接一个地抛出。我感觉自己的心跳与题目的节奏同步。轮到我回答时,我深吸了一口气,然后清晰地吐出我的答案。
“夏天到了,农民伯伯最怕什么天气?”主持人问。
“自然是突如其来的暴雨。”我回答,心里默默地感激小智对我的帮助。
比赛结束,我们没有拿到冠军,但我却觉得收获颇丰。小智和我,还有所有参赛的同学们,我们用知识为芒种增色,用汗水为土地祝福。芒种杯,不仅仅是一场比赛,它更是一次成长的体验,一次心灵的洗礼。
夕阳西下,我们肩并肩走出了赛场。小智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,说:“明年我们再来。”我点了点头,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力量。芒种杯,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比赛,它成了我们记忆中的一笔宝贵财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