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光透过树梢,斑驳地洒在泛黄的书页上,我坐在窗前,手捧着一本诗集,耳边是爸爸那温暖而深沉的声音。我闭上眼,仿佛能看见他的眉头微微皱起,专注地辨认着每一个字的韵律和情感。这是我们小满周末的惯例,他朗读,我聆听。
“孩子,你知道吗?”爸爸忽然开口,打断了我的遐思。“朗读不仅是为了发音准确,更是传递情感的方式。”他的话像是一颗种子,悄悄埋入我的心田。我点头,心想,爸爸的声音总是那么有力,仿佛能够穿透一切,抵达心灵最深处。
“记得那次语文课上的朗诵比赛吗?”我问。那是个春意盎然的下午,我紧张地站在台上,面对着台下无数双期待的眼睛。我的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样,声音细如蚊呐。“你朗读的《岳阳楼记》,那气壮山河的气势,让我印象深刻。”爸爸笑着拍拍我的肩膀,“是啊,那种气势是通过你的声音传递出去的。”
我回忆起来,那篇古文,我曾多次在爸爸的朗读声中感受它的豪迈与雄浑,仿佛岳阳楼上那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就在眼前铺展开来。我记得,爸爸说:“古人云,‘君子坦荡荡,小人常戚戚。’这句话,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广阔的胸怀。”我将这句古训深深铭记于心。
爸爸的话总是富有哲理,他说:“生活就像一场朗读,每个字都要用心去体会。”我理解他的意思,生活中的每一步,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,去体验,去表达。
在成长的道路上,爸爸不仅是我的引路人,更是我的朗读者。他用声音为我描绘世界,用故事为我搭建桥梁。他的朗读,就像一股清泉,滋润着我的心田,也像一盏明灯,照亮我前行的道路。
记得有一次,我在数学考试中失利,心情十分低落。爸爸没有责怪,他拿起那本数学题解,轻轻拍了拍我的头,“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”他的话像是春风拂过,抚慰了我受伤的心。我明白了他的鼓励,坚持不懈,方能有所成就。
岁月流转,我从那个需要爸爸朗读陪伴的小男孩,逐渐长成一名中学生。爸爸的朗读不再是每天的必修课,但他的教诲和那温暖的声音,却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里。
今天,当我再次翻开那本诗集,耳边响起爸爸的声音,我仿佛找回了那份久违的温暖。我知道,这份朗读之声,将伴随我走过青春的每一步。父爱如山,无言而深沉,他用朗读教会了我怎样去爱,怎样去生活。
我站起身,深吸一口气,翻开新的一页,开始了我的朗读。每一个字,都饱含着对爸爸深深的感激与敬意,每一个音节,都是我向爸爸无声的告白。我们的故事,就像那朗读之声,悠长而温暖。